时间: 2025-04-27 05: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6:30
词汇“东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东闾”的字面意思是指东边的门或东边的居所。在古代,闾是指里巷的门,也泛指里巷或邻里。因此,“东闾”可以理解为位于东边的里巷或居所。
由于“东闾”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它更多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绘古代城市的布局或特定地点的描述。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东闾”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居住区划分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东门”或“东巷”等更为常见的表达。
在古代**,城市的规划往往有明确的方位和区域划分,东闾可能指的是位于城市东边的居住区域。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城市规划和居住文化的特点。
对于现代人来说,“东闾”可能会带来一种古朴、宁静的联想,让人想到古代城市的景象和生活方式。
由于“东闾”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特定的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增添历史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东闾”来描绘古代城市的景象:
晨光洒落东闾巷,
古韵悠悠岁月长。
门扉轻启迎朝露,
时光静好似画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城市东边里巷的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门扉上,带来一种宁静和古朴的美感。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东闾”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东闾”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城市规划和居住文化的特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闾】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闾,里门也。 、 《公羊传》-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 、 张衡《西京赋》-便旋闾阎。 、 《吕氏春秋·仲夏》-门闾无关。 、 《汉书·陈胜传》-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
【组词】
倚闾而望;闾阋、 闾墓、 闾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