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6:57
灵飞经:《灵飞经》是**古代道教经典之一,全称为《上清灵飞六甲左右上符》,又称《灵飞六甲经》。它主要讲述了修炼者如何通过符箓、咒语等方式,调动天地间的灵气,以达到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目的。
在文学中,《灵飞经》常被提及,用以展现古代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神秘色彩。在口语中,这一词汇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道教文化、古代文献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灵飞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道经、符箓经、修炼经典 反义词:无,因其为特定文化产物,难以找到直接反义词。
《灵飞经》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其内容和功能,即通过“灵”(灵气)和“飞”(飞升)来实现修炼者的目标。历史演变中,它作为道教经典之一,经历了多次抄写、解读和传承。
《灵飞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向往,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背景中,与古代的信仰、哲学思想紧密相关。
提及《灵飞经》,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神秘仪式、道教修炼的艰辛与追求,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定的神秘感和敬畏感。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与道教文化相关的活动或研究,可能会对《灵飞经》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参观道教寺庙时,可能会听到关于《灵飞经》的讲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古老的卷轴上,《灵飞经》静静躺着,
符箓闪烁,咒语低吟,
修炼者的心,随着灵气飞翔,
追寻那永恒的仙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修炼者手持符箓、念诵咒语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古风音乐,营造出一种神秘、悠远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追求长生不老、超自然力量的经典或传说,如希腊神话中的长生不老药,但具体内容和形式会有所不同。
《灵飞经》作为古代道教经典,不仅体现了古代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思想。
1.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
2.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
3.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