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22: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22:34:50
“狗傍人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狗依靠人的势力。基本含义是指某些人或事物依赖他人的力量或地位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或地位,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依附权贵、没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那些依赖他人、缺乏自主性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权力结构和依附关系。
同义词:
反义词:
“狗傍人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人们对狗依附主人的自然行为的观察。在语言演变中,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比喻人的行为,特别是在描述那些依赖他人力量的人时。
在**传统文化中,独立和自主被视为美德,而依附他人则常常被视为软弱或不道德。因此,“狗傍人势”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轻蔑和贬低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没有骨气、只会依附他人的人,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在工作中总是依赖上司的决策,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行为让我想到了“狗傍人势”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如影随形,狗傍人势,
在权力的阴影下,失去了自我。
想象一只狗紧紧跟随主人,无论主人走到哪里,它都紧随其后。这种视觉形象与“狗傍人势”的含义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ding on someone's coattails”,意指利用他人的成功或影响力来提升自己。
“狗傍人势”这个成语在描述依赖他人力量的人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依附现象,也反映了社会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1.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2.
【傍】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傍,近也。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
【组词】
傍边、 傍通、 傍境、 傍户而立
辅佐。
【引证】
《新书》-四贤傍之。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