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00:23
小手工业 指的是规模较小、通常由个人或家庭经营的手工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方式依赖于手工技能和简单的工具,而不是***的机械化生产。小手工业通常涉及传统工艺和技能,如编织、木工、陶艺等。
在文学中,小手工业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或文化特色。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朴素、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小手工业可能被研究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小手工业”一词源于对手工劳动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规模较小、依赖手工技能的生产活动。在工业革命之前,大多数生产活动都属于小手工业范畴。
在许多发展**家,小手工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为大量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它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许多传统技艺通过小手工业得以保留和传播。
小手工业往往让人联想到温馨、传统和手工的精致。它唤起人们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手工艺人技艺的尊重。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家庭依靠小手工业维持生计,他们制作的竹编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小手工业的温柔,编织着岁月的静好,每一针一线,都是时光的馈赠。”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手工艺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专注地编织着竹篮,耳边是竹条摩擦的沙沙声,这便是小手工业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小手工业都有着类似的地位和意义。例如,日本的“职人”文化强调手工技艺的精湛和传承,与小手工业的理念不谋而合。
小手工业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它提醒我们珍惜手工技艺,尊重那些默默传承文化的手工艺人。在现代社会,小手工业的价值不仅在于经济贡献,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意义。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4. 【业】 (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