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1:38
词汇“山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山尊”可以理解为对山的尊敬或崇拜,其中“山”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山脉,“尊”则表示尊敬或崇高。
“山尊”的基本含义是对山的尊敬或崇拜,可能源于山在许多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力量、永恒、神圣等。
在文学作品中,“山尊”可能用来形容人们对山的敬畏之情,或者在描述山脉时赋予其崇高的地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背景下。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环境学,可能会使用更具体的术语来描述山脉。
由于“山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达方式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在许多文化中,山被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意义,如**的五岳、日本的富士山等。在这些文化背景下,“山尊”可能被用来表达对这些神圣山脉的尊敬。
“山尊”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庄严和力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由于“山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尊巍峨,云雾缭绕,静谧中透露着无尽的力量与神秘。”
想象一座巍峨的山脉,云雾缭绕,山风吹过,带来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山尊”这个词。
在不同文化中,对山的尊敬和崇拜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尼泊尔,珠穆朗玛峰被视为神圣的山峰,而在**,五岳也有着特殊的文化地位。
“山尊”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