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3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2:15
咨牙露嘴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露出牙齿,张开嘴巴”,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或笑的时候露出牙齿的样子。这个成语强调了动作的明显和夸张,有时带有贬义,暗示说话或笑得过于夸张或不自然。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人们对日常行为的观察和描述逐渐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也有所演变,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象描述。
在**文化中,适当的言行举止被视为重要的社交礼仪。因此,咨牙露嘴这个成语有时被用来批评那些行为过于夸张或不得体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自然或夸张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在社交场合中过于张扬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在会议上咨牙露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他的观点很有见地,但他的表达方式让人感觉有些不自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咨牙露嘴,笑语如春风, 却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生硬。”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我想到一个人张大嘴巴,露出牙齿的夸张表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种夸张的笑声或说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rinning from ear to ear",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咨牙露嘴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行为时非常形象,能够传达出夸张和不自然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1.
【咨】
(形声。从口,次声。本义:商议;征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谘。-咨,谋事曰咨。 、 《尔雅》-咨,谋也。 、 《诗·皇皇者华》-周爰咨诹。 、 《国语·周语》-咨于故实。 、 《左传·襄公四年》-访问于善为咨。 、 《国语·鲁语下》-咨亲为询。 、 诸葛亮《出师表》-悉以咨之。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3. 【露】
4.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