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25:12
“以副养农”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利用副业(非农业活动)的收入来支持或增强农业生产。基本含义是指农民通过从事非农业的工作或经营活动来增加收入,以此来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或提高生活水平。
在不同的语境下,“以副养农”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以副养农”这个词汇可能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流行起来的。它反映了农村经济从单一依赖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在**,由于农业收入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许多农民开始寻找额外的收入来源,“以副养农”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存策略。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助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农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农村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在我的家乡,许多家庭通过养殖蜜蜂和种植果树来“以副养农”,这些额外的收入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金黄的麦田旁,蜜蜂的翅膀轻拂,以副养农的智慧,编织着生活的甜蜜。”
想象一幅画面:农民在田间劳作,同时远处传来蜜蜂的嗡嗡声,这幅画面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以副养农”的生动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策略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实施方式,但其核心目的都是通过多元化经济活动来增强农业生产。
“以副养农”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现实情况,也体现了农民的生存智慧和适应能力。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副】
(形声。从刀,畐(fú)声。(pì)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
相称,符合。
【引证】
李固《遗黄琼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组词】
名副其实;副顺
3.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4.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