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2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24:28
“以劳击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勤劳来对抗安逸”。这个成语强调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应该选择勤奋努力而非贪图安逸。它鼓励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克服困难,而不是逃避或沉溺于舒适的环境中。
在文学作品中,“以劳击逸”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要坚持努力。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如何通过勤奋工作来克服职业倦怠或提高工作效率。
“以劳击逸”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关于勤奋和安逸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成为鼓励人们勤奋工作的重要表达。
在**文化中,勤奋被视为一种美德,而“以劳击逸”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毅力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通过努力来实现目标。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学业压力时,通过坚持每天额外学*来克服困难,这正是“以劳击逸”精神的体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以劳击逸,星光不负赶路人;勤奋如你,终将迎来黎明的曙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勤奋工作的人在深夜仍然坚持不懈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深夜工作的键盘声或书页翻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 pain, no gain”(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通过努力来克服困难。
“以劳击逸”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我学会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勤奋和坚持,这对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卿逾河历险,以劳击逸,以寡胜众,功过南仲,勤逾吉甫。此勋非但破胡,乃永宁河右,使吾长无西顾之念矣。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3.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4.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