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0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01:55
“圣哲”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人,特别是指那些在道德和哲学上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或**领袖。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神圣的智者”。
在文学作品中,“圣哲”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超凡智慧和道德典范的人物,如古代的孔子、老子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带有尊敬和赞美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哲学、研究中,“圣哲”可能特指某些特定的思想家或人物。
同义词中,“智者”强调智慧,“贤人”强调品德,“哲人”强调哲学思考;反义词则分别对应缺乏智慧、品德平庸和缺乏深思的人。
“圣哲”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圣”字最初指神圣、崇高,“哲”字指智慧、明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形容那些在道德和智慧上达到极高境界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圣哲”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圣人概念相联系,如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的使用往往与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对智慧的崇敬有关。
提到“圣哲”,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深邃的智慧和崇高的道德标准。这个词带有一种庄严和尊敬的情感,让人想到那些能够启迪人心、引领时代的伟大人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篇关于**古代哲学的论文中使用“圣哲”一词来描述老子,以此表达我对他的敬仰和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圣哲”:
在那遥远的山巅, 圣哲的智慧如星辰般闪耀, 引领迷途的灵魂, 穿越黑暗,寻找光明。
视觉上,“圣哲”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坐在山巅或书斋中,沉思着宇宙的奥秘。听觉上,可能是宁静的背景音乐,伴随着深沉的诵读声,传达着智慧的教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age”或“philosopher”,它们也指那些具有深刻智慧和道德洞察力的人。这些词汇在各自文化中都有着类似的尊敬和崇拜的意味。
通过对“圣哲”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对智慧和道德崇高境界的尊敬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2.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知也。 、 《尔雅》-哲,智也。 、 《诗·大雅·下武》-世有哲王。 、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 、 《书·伊训》-敷求哲人。 、 《汉书·叙传》-或悊或谋。 、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组词】
哲士、 哲子、 哲艾、 哲母、 哲匠、 哲明、 哲夫、 哲思、 哲妇、 哲圣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引证】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组词】
先哲;哲人其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