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5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0:05
勖以大义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用大义来勉励或劝导”。其中,“勖”是勉励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大义”指的是高尚的道德原则或重大的道理。整个词汇强调的是用高尚的道德或重大的道理来激励或引导他人。
在文学作品中,勖以大义 常常用来描述领导者或智者对他人进行道德或精神上的激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能会出现,用以强调道德或原则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伦理学等,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讨论道德领导或道德决策。
同义词:
反义词:
勖以大义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勖”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勉励。“大义”则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指的是重大的道理或高尚的道德原则。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左传》等,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仍然保留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传统文化中,勖以大义** 强调的是道德和原则的重要性,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和“礼义”密切相关。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常被用来强调领导者的道德责任和民众的道德修养。
勖以大义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高尚的道德和坚定的原则。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建设活动中听到领导者勖以大义,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这种激励让我感到振奋,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勖以大义,心怀天下,
志存高远,不负韶华。
勖以大义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或学堂,听到智者的教诲声,看到庄重的仪式或演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rge with a noble cause”或“inspire with a higher purpose”,强调的是用高尚的目标或目的来激励。
勖以大义 这个词汇在强调道德和原则的重要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追求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传达道德和原则的重要性,提升我的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
1.
【勖】
勉力;勉励。
【引证】
《说文》-勖,勉也。从力,冒声。 、 《书·牧誓》-夫子勖哉。 、 《诗·邶风·燕燕》。传:“勖,勉也。”-以勖寡人。 、 《仪礼·士昏礼》-勖帅以敬先妣之嗣。 、 《法言·孝至》-亦勖而已。 、 《后汉书》-奋忠毅之操,躬史鱼之节,董臣严纲,勖臣懦弱。 、 《官场现形记》-讲制艺乡绅勖后进。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组词】
勖助、 勖率、 勖厉,勖励
2.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