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56:23
词汇“毡炉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场合使用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毡炉会”字面意思是指在毡房(一种用毡子搭建的帐篷)中围着炉火举行的聚会或会议。毡房通常是游牧民族居住的临时住所,炉火则是取暖和烹饪的主要工具。
“毡炉会”可能源自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通用的词汇所替代,如“家庭聚会”、“社区会议”等。
在游牧文化中,“毡炉会”不仅是社交活动,也是传承文化和知识的重要场合。它体现了游牧民族的团结和对自然的适应。
“毡炉会”给人以温馨、亲切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家庭、传统和共享的温暖。
在现代生活中,“毡炉会”可能不太常见,但如果我们在家中举办类似围炉夜话的活动,也可以称之为“毡炉会”,以此来传承和体验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毡炉会的温暖中,心与心相连,古老的歌谣在炉火旁轻轻回响。”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围坐在毡房中,炉火跳跃,人们的脸上映着火光,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聚会可能被称为“火炉聚会”、“篝火晚会”等,虽然名称不同,但都体现了人们围坐取暖、交流的共同主题。
“毡炉会”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社交活动,也承载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俗。
1.
【毡】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氈,撚毛也。 、 《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组词】
毡单、 毡布、 毡车、 毡衫、 毡屋、 毡席、 毡帽、 毡毯
2.
【炉】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火炉。
【引证】
《说文》-鑪,金鑪也。 、 《声类》-炉,火所居也。 、 《左传》-邾庄公废于鑪炭。 、 《淮南子·齐俗》-鑪橐埵坊。 、 《韩非子》-奉炽炉,炭火尽赤红。 、 清·张潮《核舟记》-左手抚炉。
3.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