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1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18:44
词汇“三代”字面意思指的是三个连续的世代,通常是指祖父母、父母和子女。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连续的三代人或事物。
“三代”一词源于汉语,直接由“三”和“代”两个字组成,表示三个世代。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史记》中提到的“三代”通常指夏、商、周三代。
在**文化中,“三代”常常与家族观念、传统和连续性联系在一起。三代同堂被视为家庭和谐与传统的象征。
“三代”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传统。它让我联想到家庭的连续性和代际之间的传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家族聚会,见证了三代人共同庆祝一个重要的家庭节日,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三代”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代”:
三代同堂,岁月悠悠,
家族的根,深植心田。
传承的火,代代相传,
在时光的长河中,永不熄灭。
看到“三代”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家庭聚会的照片,听到一首关于家族和传统的歌曲。
在英语中,“三代”可以翻译为“three generations”,但其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可能与中文中的“三代”有所不同。
“三代”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词,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yì)声。本义:更迭,代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 、 《周礼·挈壶氏》-县壶以代哭者。 、 《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与君代兴。 、 《国语·晋语》。注:“更也。”-使子父代处。 、 《汉书·食货志》。注:“易也。”-岁代处,故曰代田。 、 《汉书·地理志》-韩地代相干也。 、 张衡《东京赋》-四时迭代。 、 《汉书·刑法志》-转相攻伐,代为雌雄。 、 《荀子·天论》-日月迭炤,四时代御。 、 汉·刘向《列女传》-孝成王使括(赵括)代廉颇为将。 、 《广州军务记》-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
【组词】
代比、 代茶、 代馆、 代运、 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