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8:36
公碟(公牒)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官方的文书或文件。在古代,公牒通常指的是官方发布的正式文件,用于传达命令、通知或公告。
公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方文书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牒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官方的正式文件。
在古代中国,公牒是官方权威的象征,体现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在现代社会,公牒的使用更多地体现在法律和行政领域,反映了社会的规范和秩序。
公牒一词给人以正式、权威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官方的严肃性和不可违抗性。
在日常生活中,公牒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处理官方事务时,可能会接触到相关的官方文件。
在诗歌中,可以将公牒比喻为传递信息的使者,如:
公牒如风,传递着时代的声音, 字字句句,铭刻着历史的痕迹。
公牒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手持文书的场景,或者现代办公室中整齐堆放的文件。
在英语中,公牒可以对应为“official document”或“decree”,在不同文化中,官方文件的形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
公牒一词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不常使用,但在法律和行政领域仍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公牒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官方文件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牒】
(会意。从片,葉(yè)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简札)。
同本义。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引证】
《说文》。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版,札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受牒而退。 、 《汉书·路温舒传》-截以为牒。 、 左思《吴都赋》-王牒石记。
【组词】
金牒;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