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26
国有股:指由国家或政府机构持有的股份,通常出现在国有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这些股份代表了国家在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国有股一词源于对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描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其含义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涉及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国有股的存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国有股的调整和改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经济政策变动和社会影响。
国有股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的权威和控制,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效率和市场竞争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国有股的讨论可能出现在与经济学者、政策制定者或企业家的交流中,反映了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关注。
在诗歌中,国有股可以被比喻为国家的脉搏,跳动着经济的节奏。
国有股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大楼的庄严景象,或是股市交易大厅的繁忙声音。
在不同国家,国有股的概念和实践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国家,国有股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其他国家,私人股份更为普遍。
国有股作为一个经济和法律概念,对于理解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国有股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讨论和分析相关经济和政策问题。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有】
3.
【股】
(形声。从肉,殳(shū)声。本义:大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股,髀也。 、 《论语·宪问》疏-膝上曰股,膝下曰胫。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 《史记·酷吏列传》-余皆股栗。 、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组词】
股掌、 股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