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1:51
“怪才”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表现出非凡才能,但行为或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古怪的人。这个词汇强调了个人才能的突出性和其独特的行为模式。
“怪才”一词源于汉语,由“怪”和“才”两个字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在特定领域有非凡才能但行为古怪的人。
在**文化中,“怪才”常常被赋予一种神秘和尊敬的色彩,因为他们的独特性和非凡才能往往能带来创新和突破。
“怪才”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敬佩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能够坚持自我,最终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软件开发的怪才,他的编程方法非常独特,但总能高效解决问题,这让我对“怪才”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怪才”:
怪才独行于思维的荒原, 以奇异的笔触绘出未来的蓝图。
想象一个戴着厚厚眼镜,头发凌乱的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忙碌的身影,这可能是“怪才”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实验室中仪器运转的声音。
在英语中,“怪才”可以对应为“eccentric genius”或“odd genius”,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怪才”这个词在我看来,是对那些在特定领域有非凡才能但行为古怪的人的一种赞美。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应仅仅基于其外在表现,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在的才能和贡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怪才”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那些独特的人物。
1.
【怪】
(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怪,异也。 、 《论衡·自纪》-诡于众而突出曰怪。 、 《书·禹贡》-铅松怪石。 、 《山海经·中山经》-苟床之山多怪石。 、 《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见怪物 、 《周礼·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 、 《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 魏学洢《核舟记》-嘻,技亦灵怪矣哉! 、 《水经注·三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 、 《聊斋志异·促织》-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组词】
怪伟、 怪物相、 怪迂、 怪谲
妖精,鬼物。
【引证】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博物志》-土之怪为獖羊。 、 《西游记》-山高必有怪。
【组词】
鬼怪;妖怪;精怪;神怪、 魔怪
2.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