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7:02
词汇“[庾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文化背景来分析。
“庾愁”由两个汉字组成:“庾”和“愁”。
由于“庾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古文中,用以表达一种深沉的忧愁或悲伤。在现代语境中,它可能被用作诗意的表达,或者在讨论古代文学时提及。
“庾”字源于古代的仓库和量器,而“愁”字则一直用来表达忧愁的情绪。由于“庾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在特定文学作品中创造的词汇。
在古代**,仓库是存储粮食的地方,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庾愁”可能被用来比喻深重的忧国忧民之情,或者个人内心的沉重负担。
“庾愁”给人一种沉重、古老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无奈。
由于“庾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如果在一个讨论古代文学或诗歌的场合,可能会提及这个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情感。
在创作中,可以将“庾愁”融入到描述历史变迁或个人情感的诗歌中,如:“岁月如流,庾愁堆积,一抹古韵,几许哀思。”
由于“庾愁”是一个非常特定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庾愁”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主要局限于特定的文学语境。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实用。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深度的认识。
1.
【庾】
(形声。从广(yǎn),臾声。广,依山崖建成的房子。从“广”与房屋有关。本义:露天的谷堆)。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牧《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组词】
庾积
2.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