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3:19
承颜顺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接受并顺从他人的脸色和意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顺从,不敢违背他人的意愿,尤其是在面对权威或上级时。
在文学作品中,承颜顺旨 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在权力面前的卑微态度,或者在政治斗争中的策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过分顺从或缺乏主见。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领导风格或个人行为模式。
同义词:唯命是从、俯首帖耳、唯唯诺诺 反义词:刚正不阿、坚持己见、直言不讳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反映了在顺从与坚持己见之间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承颜顺旨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承颜”和“顺旨”两个词组成,分别表示接受他人的脸色和顺从他人的意愿。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臣子对君主的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权威和顺从被视为美德。然而,在现代社会,过度顺从可能被视为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压抑的氛围和缺乏自由表达的情境。它可能引发对个人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反思。
在职场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会议上总是承颜顺旨,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让我意识到在团队中鼓励开放和诚实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将“承颜顺旨”融入描述历史场景的诗句中,如:“古时臣子承颜顺旨,今朝我们追求真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低头顺从的人物形象,或者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段低沉、顺从的旋律来表达这个词汇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yes-man”或“kowtow”,都用来形容过分顺从的人。
承颜顺旨 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沟通的平衡。
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旨。
蜀孟熙贩果实养父母,~,温凊定省,出告反面。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
3.
【顺】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顺,循也。 、 《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 《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组词】
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 顺衽、 顺领、 顺绪、 顺数
4.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