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31
词汇“弛柝”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根据字典解释,“弛柝”一词主要出现在古汉语中,意指放松或解除警戒。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弛柝”进行深入分析:
“弛柝”的字面意思是放松或解除警戒。其中,“弛”意味着放松、松弛,“柝”在古代是指警戒时敲击的木梆子,因此“弛柝”整体上指的是解除警戒状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弛柝”可能用来描述军队或守卫在特定情况下解除警戒,如夜晚或安全时期。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在讨论古代军事或文学作品时。
“弛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主要用于描述军事或守卫状态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很少见到。
在古代社会,军事和守卫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弛柝”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安全和警戒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弛柝”可能带来一种历史感和古风,联想到古代的军事生活和守卫的场景。
由于“弛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它更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历史研究中。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弛柝”来营造古代军事或守卫的氛围。
想象古代城墙上守卫的士兵在夜幕降临时放松警戒,敲击的木梆声渐渐停止,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宁静而古老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由于“弛柝”是一个特定于汉语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弛柝”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安全和警戒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和历史。
1.
【弛】
(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弛,弓解也。 、 《礼记·曲礼》-弛弓尚角。 、 《礼记·杂记》-一张一弛。 、 《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 、 《楚辞·谬谏》-弧弓弛而不张。
【组词】
弛张
2.
【柝】
(形声。从木,橐声。本义: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同本义。
【引证】
《周礼·天官·宫正》-夕击柝而比之。 、 《左传·哀公七年》-鲁击柝闻于邾。 、 《荀子·荣辱》-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 《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范宁注:“柝,两木相击。”-大夫击门,士击柝。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朔气传金柝。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组词】
柝击、 柝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