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8:48
战功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战争中取得的功绩或成就。它通常用来描述个人或集体在军事行动中表现出的英勇、智慧或取得的胜利。
战功 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战”和“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战功是对将领和士兵在战争中表现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任何领域的显著成就。
在**文化中,战功常常与忠诚、勇敢和智慧等美德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也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贡献的认可。
战功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英雄主义、牺牲和荣耀,激发人们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在个人生活中,战功可能被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如“他在学术界的战功卓著”。
在诗歌中,战功可以被用来描绘英雄的形象:
铁马冰河入梦来,
战功赫赫映山开。
英雄血染征袍在,
千古风流人物怀。
战功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鼓声、号角声,以及战士们奋勇杀敌的画面。
在英语中,战功 可以对应为 "military exploits" 或 "war achievements"。不同文化中对战功的重视程度和表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战功 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个人或集体成就的认可。通过对战功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个人价值。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