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5:26
怀表:一种小型钟表,通常为圆形,可以放在口袋中,通过链子挂在腰带上或放在衣服口袋里。它是一种便携式的时间测量工具,主要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流行。
怀表的英文“pocket watch”源自17世纪,当时人们开始将钟表小型化,便于携带。随着技术的发展,怀表的制造工艺和设计风格不断演变,从简单的机械结构到复杂的装饰艺术。
在19世纪的欧洲,怀表是绅士的标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礼仪和时尚。它不仅是时间的工具,也是个人品味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怀表常让人联想到复古、优雅和守时。它可能唤起对过去时代的怀念,或是对精致工艺的欣赏。
个人可能会有收藏怀表的经历,每块怀表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成为个人收藏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怀表可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时光如流水,怀表滴答响, 每一秒都是生命的馈赠, 珍惜此刻,莫让光阴虚度。
怀表的滴答声和精致的外观常常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老式的火车车厢或是复古的电影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怀表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在西方,它可能更多与个人身份和时间管理相关;在东方,它可能更多与传统和工艺美学相关。
怀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测量工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表,上衣也。 、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 《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必表而出之。 、 《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
【组词】
表裘、 表礼、 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