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4:35
三叶虫是一种已灭绝的海洋节肢动物,属于三叶虫纲(Trilobita)。它们生活在古生代的寒武纪至二叠纪,大约从5.4亿年前到2.5亿年前。三叶虫的身体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中央的轴部(轴叶)和两侧的肋叶,形状类似三片叶子,因此得名。
“三叶虫”一词源自拉丁语“trilobatus”,意为“三叶的”。在18世纪被科学界正式命名并分类,随着古生物学的发展,对三叶虫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三叶虫作为古生物的代表之一,常常出现在科普教育中,帮助人们理解地球历史和生命演化的过程。在一些文化中,三叶虫化石被视为幸运的象征。
三叶虫带给人们一种对远古时代的敬畏和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它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伟大。
在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时,我曾被三叶虫化石的精美所吸引,这些古老的生物让我对地球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三叶虫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躺在岩石的页码中,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想象一幅画面: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块岩石上镶嵌着三叶虫的化石,周围是寂静的博物馆,只有偶尔的脚步声和低语,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生命的脆弱。
在不同语言中,三叶虫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定义和在古生物学中的重要性是普遍认可的。
三叶虫作为一个古生物学术语,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地球历史的理解,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提升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3.
【虫】
“虺”的本字。毒蛇名。
【引证】
《山海经·南山经》-猨翼之山多蝮虫。
【组词】
蝮虫
1. 【三叶】 三世; 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 犹言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