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5:36
“三锡”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从字面上理解,“三”通常表示数量上的“三”,而“锡”可以指金属锡,也可以是古代对赐予物品的一种称呼,如“锡命”(赐予命令)。因此,“三锡”可能指的是三次赐予或三件锡制品。
由于“三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如果提到“三锡”,可能是指三次重要的赏赐或荣誉。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古代文化讨论或者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三次赏赐、三重赐予 反义词:无(由于“三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反义词不明显)
“三锡”的词源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锡”在古代有赐予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已经大大降低,现在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讨论中。
在古代**,赐予“三锡”是一种极高的荣誉,通常只授予那些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功勋的重视和对荣誉的崇尚。
提到“三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荣耀和尊贵,以及那些为国家付出巨大努力的英雄人物。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敬仰。
由于“三锡”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并没有直接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将“三锡”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用以描绘主人公的荣耀时刻或重要成就。
由于“三锡”与古代荣誉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场景,或者是古代乐器的声音,如编钟的悠扬。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锡”的词汇,但类似的荣誉体系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欧洲的骑士授勋仪式。
“三锡”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虽然在现代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荣誉体系,对于语言学*和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锡】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金锡连丹。
【组词】
锡古子
细麻布。 同: 緆
【引证】
《仪礼·大射仪》-用锡若絺。 、 《史记·司马相如传》-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
【组词】
锡衣、 锡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