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7:43
崇论宏议(chóng lùn hóng y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高深的议论和宏大的议题。它形容言论或文章具有深刻的见解和高远的立意,通常用来赞扬某人的观点或论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在文学作品中,崇论宏议常用来形容作者的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如评论某位哲学家的著作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在口语中,它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学术讨论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观点或理论的赞赏。
同义词:高论、深论、宏论 反义词:浅论、俗论、肤浅之谈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高论”强调观点的高度,“深论”强调观点的深度。反义词则强调观点的浅显或缺乏深度。
崇论宏议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具体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文学和哲学著作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崇论宏议**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尤其是在学术和思想领域。它反映了社会对深刻见解和高远立意的推崇,是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之一。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深刻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严肃的学术讨论和深邃的思想交流。它激发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敬畏,以及对深入探讨问题的渴望。
在学术研究或专业讨论中,我曾多次听到或使用崇论宏议这个词汇来表达对他人观点或论述的赞赏。它帮助我在表达敬意和认可时更加准确和恰当。
在诗歌中,可以将崇论宏议融入对智者的赞美:
智者之言,崇论宏议, 启迪心灵,照亮前路。
想象一位智者在讲台上发表演讲,听众聚精会神,这种场景可以与崇论宏议联系起来。听觉上,可能是深沉而有力的演讲声音,视觉上,可能是庄重的讲台和专注的听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ofound discourse”或“elevated discussion”,它们也传达了深刻的见解和高远的立意。不同文化中对深刻思想的尊重和推崇是普遍存在的。
崇论宏议这个词汇在我对语言和思想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深刻见解的赞赏,也激励我在思考和表达时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深度。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深度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虽多,总挡不住坚船大炮的猛。
1.
【崇】
(形声。从山,宗声。本义:山大而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嵩、作崧。-崇,嵬高也。 、 《国语·周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融降于崇山。
【组词】
崇亘、 崇崖、 崇阿、 崇山、 崇崇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
3.
【闳】
(形声。从门,厷(gōng)声。本义:巷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闳,巷门也。 、 《左传·成公十七年》-入于闳。 、 《左传·昭公二十年》。注:“曲门中。”-及闳中。
【组词】
闳门
4.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