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54
“信崇”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信”和“崇”两个字组成。其中,“信”通常指信仰、信任或信念,而“崇”则表示尊敬、崇拜或推崇。结合起来,“信崇”意味着对某人或某事持有深厚的信仰和尊敬,通常用于描述对**、理念、领袖或权威的忠诚和敬仰。
“信崇”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信”和“崇”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的意义逐渐结合,形成了“信崇”这一现代词汇,用以表达更深层次的信仰和尊敬。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信崇”可能指向不同的对象,如**领袖、政治人物、文化英雄等。在某些社会中,对权威的信崇可能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在其他社会中,则可能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信崇”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忠诚、坚定和敬畏。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对某位老师的信崇,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我,使我更加坚定地追求知识和真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信崇”:
在信仰的殿堂,我信崇着光明,
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信崇”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教堂、神圣的音乐或是充满敬意的仪式,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词汇的情感深度。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信崇”可能对应着不同的词汇,如英语中的“devotion”或“reverence”,这些词汇虽然在具体用法上有所差异,但都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对“信崇”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在表达深层次的信仰和尊敬时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人类情感和社会行为的理解。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运用这一词汇,以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崇】
(形声。从山,宗声。本义:山大而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嵩、作崧。-崇,嵬高也。 、 《国语·周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融降于崇山。
【组词】
崇亘、 崇崖、 崇阿、 崇山、 崇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