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5:26
“佩绶”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官员佩戴在身上的绶带,用以标识其官职等级。绶带通常由丝织品制成,颜色和图案根据官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文学作品中,“佩绶”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官员的形象,强调其身份和地位。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古装剧中,它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研究古代官员的服饰时会频繁提及“佩绶”。
“佩绶”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佩”指佩戴,“绶”指绶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相关学术讨论中。
在**古代社会,佩绶是官员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不同颜色和样式的绶带代表了不同的官阶,这种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仪制度。
提到“佩绶”,我联想到的是古代的庄重和仪式感。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想到古代官员的威严和权力的象征。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佩绶”这个词,但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阅读古代文献时,这个词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文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佩绶”:
岁月如梭,佩绶依旧,
金丝银线,织就官场梦。
朝代更迭,绶带不朽,
历史的痕迹,在时光中静静诉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官员身着官服,腰间佩绶随风飘扬,背景是古朴的宫殿和繁忙的市集。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音乐和市井的喧嚣。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也有类似的制度,用不同的服饰和装饰来标识官员的等级和身份。
“佩绶”这个词虽然不常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
1.
【佩】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佩,大带佩也。 、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佩。 、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共王之服玉佩玉。 、 《楚辞·湘君》-遗余佩兮澧浦。
【组词】
佩玖、 佩玦、 佩珂、 佩衽
2.
【绶】
(形声。从糸(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绶,绂维也。 、 《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绂谓之绶。 、 《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掌帷幕幄帟绶之事。 、 《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 、 《董巴舆服志》-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 、 《汉书·朱买臣传》-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
【组词】
绶带、 绶笥、 绶囊、 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