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0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2:31
佩章 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种佩戴在衣物上的徽章或标志,用以表示身份、荣誉、所属团体或特定**的纪念。它可能由金属、布料、塑料等材料制成,设计多样,包括图案、文字或符号。
佩章 一词源自汉语,其中“佩”指佩戴,“章”指标志或徽章。在古代,佩章常用于表示官职或荣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途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佩章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象征。例如,在军队中,佩章是身份和荣誉的象征;在学校中,校徽佩章可能代表学生的身份和归属感。
佩章往往与荣誉、身份和归属感相关联,给人以正式、庄重的感觉。它也可能唤起对特定**或时刻的回忆。
在学生时代,我曾佩戴过学校的校徽佩章,那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体现。
在诗歌中,佩章可以象征忠诚和荣誉:
他胸前的佩章闪耀着光芒, 如同星辰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每一道刻痕都是忠诚的见证, 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佩章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金属的光泽、图案的细节和色彩的搭配。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佩戴时的轻微摩擦声或正式场合中的庄重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佩章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骑士的徽章象征着勇气和荣誉;而在东方文化中,官员的佩章可能更多地与权力和地位相关。
佩章 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实际的象征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信息。
1.
【佩】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佩,大带佩也。 、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佩。 、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共王之服玉佩玉。 、 《楚辞·湘君》-遗余佩兮澧浦。
【组词】
佩玖、 佩玦、 佩珂、 佩衽
2.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