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3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33:15
词汇“寿人”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表达。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寿人”字面意思可能是指“长寿的人”,即那些寿命较长的人。
由于“寿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方言或者专业领域中出现。例如,在描述某个地区的长寿现象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由于“寿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寿”(长寿)和“人”(人)两个字组合而成,直接表达了长寿的人的意思。
在**文化中,长寿是一个受到尊敬和追求的品质。因此,“寿人”可能在强调长寿文化的语境中出现,如在庆祝长寿的活动中。
提到“寿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健康、幸福和长寿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长寿的老人,可能会用“寿人”来尊称他们,表达对他们长寿的敬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寿人”来描绘一个充满长寿老人的和谐社区景象:
绿树村边合,寿人笑语频。
岁月悠悠过,健康伴终身。
提到“寿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以及他们平和的笑声和智慧的言语。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长寿的人,如英语中的“centenarian”(百岁老人)。
尽管“寿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和对老年人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特定的文化语境。
1.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