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5:02
气度: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胸怀,即一个人在面对事物时所表现出的从容、大方和宽厚的态度。它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行为举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心理素质。
气度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与“气”(指人的精神状态或气质)和“度”(指度量或标准)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现在更多地用来形容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
在**文化中,气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个人品质,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君子应有的风度和胸怀。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气度往往会影响他人对其的评价和尊重程度。
气度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优雅和冷静的人。这种品质不仅令人敬佩,也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同样的气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都展现出了极大的气度。他的这种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尊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气度”:
在风雨中,他如松般挺立, 气度非凡,心怀宽广。 岁月流转,不变的是那份从容, 在世间留下深深的印记。
气度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面对着广阔的天空和连绵的山脉,他的姿态从容而坚定。在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缓慢而庄严的交响乐,传达出一种深沉和力量感。
在英语中,与“气度”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grace”或“dignity”,虽然这些词在含义上有所重叠,但“气度”更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从容不迫。
通过对“气度”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个人品质时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激励我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上追求更高的标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的效果。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