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1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16:06
“冤仇可解不可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冤屈和仇恨可以通过和解来解决,但不能让它们继续积累。这个成语强调了和解的重要性,以及避免让矛盾和仇恨不断加深。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和解的渴望和对持续冲突的担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劝解朋友或家人之间的矛盾。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冲突解决的策略。
同义词: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 反义词:冤冤相报、仇深似海、冤家路窄
同义词强调和解与和谐,而反义词则强调仇恨的持续和加深。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解和宽容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所传达的核心意义仍然被广泛接受。
在**文化中,和解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寻求和解,而不是让矛盾升级。
这个成语给人以平和、理性的感觉,它鼓励人们以宽容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劝解朋友之间的误会,帮助他们意识到和解的重要性,最终他们能够放下成见,重归于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冤仇可解不可结,和风细雨润心田。 放下恩怨共携手,人间处处是春天。”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两个人握手言和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和谐的音乐,如古筝的悠扬旋律,象征着和解与平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t bygones be bygones”,意指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强调放下过去,向前看。
“冤仇可解不可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还提醒我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矛盾。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和解的力量和价值。
自古道:冤仇可解不可结。他和你是同僚官,又不合活生世,亦且他是个文墨的人,你如何不谏他。
舅!~,我送你回家吧。
1.
【冤】
(会意。从兔,从冖(mì)。“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 《广雅》-冤,曲也。 、 《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组词】
冤曲、 冤伏、 冤延
2.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
3. 【可】
4.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5.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6. 【可】
7.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