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7:51
词汇“牖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牖向”进行分析:
“牖向”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牖向”可以理解为窗户的朝向或方向。
在文学作品中,“牖向”可能用来描述房屋的布局或窗户的位置,以此来营造特定的氛围或情感。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窗户朝向”这样的表达。
“牖”字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诗经》、《周礼》等,而“向”字则是一个基本的方向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牖向”这个组合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更多地出现在古典文学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房屋的布局和窗户的朝向被认为对居住者的运势和心情有重要影响。因此,“牖向”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方向的描述,还可能包含风水和传统俗的考量。
提到“牖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典文学中的细腻描写,或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宁静、雅致的感觉。
在现代生活中,“牖向”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室内设计或房地产描述中,用以说明房屋的采光和通风情况。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月挂枝头,清辉洒满牖向,夜风轻拂,梦回古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书房内,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虫鸣或是远处的水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牖向”的词汇,但窗户的朝向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考量。
“牖向”是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窗户的方向,还承载了历史和传统的重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牖】
(会意。从片户甫。片,锯开的木片,“户”指窗。先秦多用牖,窗少见。本义: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 、 《诗·召南·采》-宗室牖下。 、 《隋唐演义》-众美人把四周窗牖俱开。 、 汉·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扃牖而居。 、 清·方苞《狱中杂记》-牖其前以通明。
【组词】
牖下
2.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