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37
“倾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倾覆、灭亡或崩溃。它通常用来描述国家、政权、组织或事物的彻底失败或消亡。
“倾亡”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倾”和“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倾”有倾覆、倒塌的意思,“亡”则指死亡或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彻底失败的词汇。
在历史上,“倾亡”常常与朝代的更迭、战争的失败等重大历史相关联,因此在文化中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和历史沉重感。
“倾亡”一词给人以沉重、悲壮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警惕潜在的危机。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公司倒闭、项目失败等情况,可能会用“倾亡”来形容那种彻底的失败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历史的河流中,多少王朝倾亡,唯余石碑上的文字,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llapse”或“fall”,如“The Roman Empire collapsed”(罗马帝国倾亡了)。
“倾亡”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质的崩溃,也反映了精神的失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