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36
天发神谶碑:这个词汇指的是一种古代石碑,上面刻有预示天意的神秘文字或符号,通常被认为具有神圣的预言性质。在**古代,这类碑文往往被视为天命的象征,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中,天发神谶碑可能被用来象征不可抗拒的天命或历史的必然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代文献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同义词:天命碑、神谕碑 反义词:无,因为这个词汇具有非常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含义,难以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天发神谶碑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和政治文化。"天发"指的是天意的表现,"神谶"则是指神的预言或指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学术研究和历史文献中仍然保留其重要性。
在**古代社会,天发神谶碑被认为是天意和神意的直接体现,对皇权和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们的出现往往被解读为对当前统治者的支持或警示,对社会心理和政治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神秘和庄严,以及天命不可违的观念。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和对未知的敬畏。
由于这个词汇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对于历史爱好者或学者来说,了解和研究天发神谶碑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利用天发神谶碑作为情节的转折点,通过它来揭示主角的命运或推动故事的发展。
想象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神秘的文字,周围是静谧的古代遗址,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祭祀音乐或风声穿过石碑的回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神秘预言或神圣碑文也有出现,例如古埃及的预言碑文或古希腊的神谕,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天发神谶碑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对天命的信仰,也展示了语言在记录和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的深层含义。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4.
【谶】
(形声。本义: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 同本义
【组词】
谶兆、 谶记、 谶书
5.
【碑】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
【引证】
《说文》-碑,竖石也。 、 《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上当碑南陈。 、 《礼记·檀弓》-公室设丰碑。 、 《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