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1:05
暖霭(nuǎn ǎi)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暖”和“霭”两个字组成。其中,“暖”指的是温暖、和煦的感觉,而“霭”则指的是云气、雾气。因此,“暖霭”字面意思是指温暖而柔和的雾气或云气,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温暖而朦胧的氛围。
在文学作品中,“暖霭”常用来描绘清晨或傍晚时分,阳光透过*雾或云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特定情感氛围时,可以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感受。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摄影中,可能会用“暖霭”来形容特定光线条件下的雾气或云层。
同义词:
反义词:
“暖霭”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但其具体词源不太明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保留,用于形容特定的自然景观或情感氛围。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情感和哲理的象征意义。因此,“暖霭”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温馨、宁静或梦幻的情感。
“暖霭”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温暖、柔和、宁静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清晨或傍晚的宁静时光,或是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这种词汇的使用可以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或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清晨的暖霭,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和美好。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环境,也让我在写作中更倾向于使用“暖霭”这样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诗歌: 暖霭轻笼湖面波, 晨光微透梦中歌。 心随雾散寻幽径, 一缕温馨入画多。
故事: 在那个被暖霭包围的清晨,她独自走在乡间小路上,每一步都踏在柔软的雾气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只属于她的梦境。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湖面上,阳光透过*雾,形成柔和的光晕,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听觉:可以联想到清晨鸟鸣的声音,或是远处溪流潺潺的水声,与暖霭的氛围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rm mist”或“warm haze”,但这些词汇可能没有“暖霭”在中文中所蕴含的那么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暖霭”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丰富含义和情感表达。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还承载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富有情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
【暖】
(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煗、作暖。-煖,温也。 、 《国语·鲁语上》-海多大风,冬煗。 、 《汉书·系传上》-孔席不煗。 、 《礼记·王制》-七十非帛不煖。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 、 唐·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
【组词】
暖谷、 暖阳阳、 暖景、 暖丝、 暖煦、 暖意、 暖炉、 暖霁
使温暖。
【引证】
李直夫《虎头牌》-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
【组词】
暖心话、 暖耳、 暖酒、 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2.
【霭】
(形声。从雨,谒声。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倾云结流霭。 、 柳永《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 陶潜《时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组词】
暮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