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42:22
含毫吮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含着毛笔,吮吸墨水”,用来形容文人专心致志地写作或作画。这个成语强调了文人沉浸在创作过程中的专注和投入。
含毫吮墨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文人创作时的动作。在古代,文人用毛笔蘸墨水写作,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这一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形式的专注创作。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被赋予了高尚的地位,他们的创作活动被视为一种精神追求。含毫吮墨** 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文人创作精神的尊重和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专注、投入和勤奋的正面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沉浸在创作中,忘我工作的文人形象,激发人们对艺术和创作的尊重和向往。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曾多次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在写作或学时的专注状态。例如,在准备考试时,我会告诉朋友:“我这几天都在含毫吮墨地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含毫吮墨夜未央,
字字珠玑映月光。
笔下生花情意长,
墨香飘溢满书房。
想象一个安静的书房,一盏柔和的灯光下,一位文人含着毛笔,吮吸着墨水,专注地书写。这个场景可以搭配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mmersed in writing" 或 "lost in thought while writing",但这些表达没有 含毫吮墨 这样具体和形象。
含毫吮墨 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文人创作的过程,也体现了对创作精神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专注和投入的状态,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而谈,又何容易,故韬翰吮墨,多历寒暑。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
3.
【吮】
(形声。从口,允声。本义:用口含吸,缓饮)。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备内》-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 、 李白《蜀道难》-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矣。” 、
【组词】
吮痈、 吮疮、 吮卒、 吮嘬
4.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