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8:57
词汇“未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未惬”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情况未能达到满意或舒适的状态。其中,“未”表示否定或未完成的状态,“惬”则指满足、舒适或满意。因此,“未惬”整体上表达了一种不满足或不舒适的感觉。
“未惬”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其中“惬”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满足、舒适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惬”作为一个复合词,保留了其原有的意义,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惬意”或“满足”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因此,“未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知。
“未惬”一词可能引发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满足或不舒适的状态。在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需要改进或调整的情况。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某次旅行未能达到预期,我可能会用“未惬”来形容这次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未惬”来表达一种内心的不满足感:
春风拂面未惬心,
花开花落总关情。
“未惬”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模糊或不清晰的图像,如朦胧的风景或不和谐的音调,这些都可能象征着不满足的状态。
在英语中,“未惬”可以对应为“unsatisfied”或“uncomfortable”,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未惬”作为一个表达不满足状态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不多,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惬】
(形声。从心,匧(qiè)声。本义:快意,满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愜,快也。从心,匧声。今字作惬,左形右声。 、 《汉书·文帝纪》-未有愜志。 、 陆机《文赋》-惬心者贵当。 、 《世说新语·文学》-思意不惬。
【组词】
惬乎人心、 惬志、 惬快、 惬素、 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