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27
生死无贰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生与死之间没有二心”,即在生死关头,人的态度和选择是坚定不移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关键时刻,无论是生是死,都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或忠诚。
在文学作品中,生死无贰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和忠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忠诚、信念或牺牲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历史或哲学讨论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探讨忠诚和牺牲的概念。
生死无贰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强调在生死关头的坚定和忠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古代那么高。
在文化中,生死无贰**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坚守信念和忠诚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依然坚守自己信念的人,这种坚定和忠诚是值得尊敬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在面对家庭和个人困难时,依然坚守教育岗位,展现了生死无贰的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他站立如山,
生死无贰的誓言,
在心中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战士在战场上坚定不移的形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庄严的进行曲,来表达这种坚定和忠诚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ath or glory”(死亡或荣耀),强调在生死关头的英勇和荣耀。
生死无贰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体现了忠诚和牺牲的精神,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思考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忠诚和坚定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贰】
(会意。从贝,弍,(èr)声。本义: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贰,副益也。 、 《易·坎卦》-簋贰用缶。 、 《周礼·乃酒正》-大祭三贰。 、 《礼记·曲礼》-取贰绥。 、 《周礼·职内》-受其贰令。 、 《左传·僖公十五年》-其卜贰圉也。 、 《周礼·春官·大史》-以贰六官。 、 《礼记·少仪》-乘副车则式,佐车则否。
【组词】
贰佐、 贰相、 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