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3:34
漕船:指古代用于运送粮食、物资等的水上交通工具,主要用于漕运,即通过水路将粮食等物资从产地运往京城或其他重要城市。漕船通常较大,设计用于承载重物,且在河流、运河等水道上行驶。
漕船一词源于古代的漕运系统,漕运是古代重要的物流方式,特别是在宋、明、清等朝代。随着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发展,漕船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依然重要。
漕船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是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也是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的关键。漕船的兴衰反映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
漕船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荣景象,以及那种依靠水路运输的古老方式。它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延续。
在参观的一些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漕船的模型和相关文物,这让我对古代的运输方式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漕船悠悠,载千年风霜,
运河波光,映万里江山。
想象一幅画面:一艘漕船在夕阳下缓缓行驶,船夫的号子声在河面上回荡,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美。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运输方式和船只也有存在,如古罗马的运粮船,但其规模和影响力与**的漕船有所不同。
漕船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运输方式,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船】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船,舟也。 、 《说文义证》-小曰舟,大曰船。 、 《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 、 陶潜《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 、 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组词】
船坞、 船把板、 船不漏针、 船多不碍路、 船横芦篚嚣、 船人、 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