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01
“勇夫悍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勇敢的士兵和强悍的战士。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战斗力强的士兵或战士。
在文学作品中,“勇夫悍卒”常用来描绘战争场面,强调士兵的英勇和战斗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军事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士兵特点。
同义词在描述勇敢和战斗力方面相似,但“勇夫悍卒”更强调士兵的集体特质,而“勇士”等词可能更侧重于个体。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描述的是胆小或缺乏勇气的个体。
“勇夫悍卒”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勇”和“悍”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勇敢和强悍。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学术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战斗力是受到高度赞扬的品质,特别是在军事和历史叙述中。因此,“勇夫悍卒”这个词汇承载了对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赞美。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正面情感联想,如勇敢、坚定和无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于英雄形象的想象,以及对于历史战争场面的回忆。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与历史学*或军事题材的电影、书籍相关联,激发对于历史人物和**的兴趣和研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勇夫悍卒”来描绘一个英勇的战士形象,如:
铁甲寒光映日辉,
勇夫悍卒战鼓催。
刀光剑影中,
英魂不灭,
永载史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身穿古代战甲的士兵,手持武器,面容坚毅,准备冲锋。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声、兵器碰撞声和士兵的呐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aliant soldiers”或“brave warrio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勇敢和战斗力强的意义是相似的。
“勇夫悍卒”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士兵的勇敢和强悍,也反映了对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
1.
【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勇,气也。 、 《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 、 、 《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 、 《国语·周语》-勇,文之帅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知死不辟,勇也。 、 清·林觉民《与妻书》-勇于就死。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素名勇。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兴甚勇。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勇而多艺。
【组词】
忠勇、 英勇、 勇悍、 勇烈、 勇夫、 勇功、 勇沉、 勇果
2.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
【悍】
(形声。从手,旱声。本义:勇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悍,勇也。 、 《荀子·大略》-悍戇好斗。 、 《汉书·贾谊传》-虽有悍如冯敬者。 、 《汉书·陈汤传》-且其人剽悍。 、 《汉书·吴王濞传》-上患吴会稽轻悍。
【组词】
悍酋、 悍夫、 悍志、 悍壮
4.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