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1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19:37
左证:指用来支持或证明某个观点、事实或论断的证据或理由。在逻辑学和法律学中,左证通常指的是直接证据,即能够直接证明某一事实存在的证据。
左证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左”字在古代汉语中有“辅助”、“支持”的含义,而“证”字则指“证明”、“证据”。随着语言的发展,“左证”逐渐被用来指代直接支持某一论点的证据。
在**文化中,左证常被用来强调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法律体系中,左证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是判决和裁定的基础。
左证一词给人以客观、理性的感觉,它强调的是事实和逻辑的力量。在辩论或讨论中,提供左证可以增强说服力,给人以信任感。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寻找和分析左证来支持我的论点。例如,在撰写论文时,我会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文献作为左证,以增强我的研究的可信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左证”:
在真理的法庭上,
左证如星辰般闪耀,
它们不言而喻,
支撑着每一个论断的脊梁。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法庭上的画面,律师手持文件,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文字,这些就是左证。
听觉联想:在法庭剧中,当律师陈述证据时,背景音乐可能会变得紧张而严肃,强调左证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与“左证”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vidence”或“proof”。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对证据的要求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左证是构建论点和结论的重要工具,它强调的是事实和逻辑的支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左证是提高说服力和逻辑性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左证,我更加明白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
1.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2.
【证】
谏正。
【引证】
《说文》-证,谏也。从言,正声。 、 《战国策·齐策》。高诱注:“证,谏也。”-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
【组词】
证谏
病症。 同: 症
【引证】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然后先生之言,为思陵对证之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