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2:57
“中国日报”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中国的一份英文报纸,全称为《中国日报》(China Daily)。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英文报纸,旨在向国际读者传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新闻。
在不同的语境中,“中国日报”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中国日报”作为专有名词,其词源直接来源于中文“中国”和“日报”的英文翻译。《中国日报》成立于1981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在中国,《中国日报》扮演着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重要角色。它不仅报道新闻,还经常发表评论和分析,帮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的立场和政策。
对于国际读者来说,“中国日报”可能代表着中国官方的声音和观点,有时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从信任到怀疑都有可能。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通过阅读《中国日报》来了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政策动向,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诗歌: 在晨曦的微光中,我翻开《中国日报》, 字里行间,是东方的智慧与力量。 每一页,都是中国的故事, 向世界,传递着和平与希望。
想象一下,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一份《中国日报》上,纸张的沙沙声伴随着咖啡的香气,这是一种宁静而又充满信息的早晨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如西班牙语,可能会被称为“China Daily”,保持原名不变。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可能会根据其内容和立场来解读这份报纸。
“中国日报”作为一个重要的英文媒体,不仅是中国对外传播的工具,也是我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3.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4.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