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22: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22:37:00
斋供(zhāi gò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活动中供奉给神灵或祖先的食物和物品。在、道教等**仪式中,斋供通常包括素食、水果、鲜花、香烛等,用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愿。
斋供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斋供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随着**的发展,斋供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供奉和敬神——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斋供是表达敬神和祈福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也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秩序的维护。
斋供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宁静、庄严和虔诚。它代表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尊重和依赖,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在我小时候,家里每年都会在特定的节日准备斋供,去庙里祭拜。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族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斋供:
晨曦微露,庙宇静谧, 斋供摆放,香烟袅袅。 心怀虔诚,祈愿安宁, 传统之韵,岁月悠悠。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庙宇,香烟缭绕,斋供整齐地摆放在供桌上,信徒们低声祈祷。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神圣。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供奉活动也有存在,如教的圣餐、伊斯兰教的***等,虽然形式和名称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愿。
斋供这个词不仅代表了*仪式的一部分,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通过对斋供的学和理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文化敏感性。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供】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供,设也。 、 《后汉书·班彪传》-供帐。 、 《明史·海瑞传》-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 《明史·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组词】
供帐、 供顿、 供馔、 供享、 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