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05
内史:在古代,内史是负责记录言行、管理宫廷文书和档案的官员。其职责类似于后来的秘书或档案管理员。内史也负责编纂历史记录,因此有时也指历史学家或编年史作者。
内史一词源自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能和地位有所变化。在秦汉时期,内史的权力较大,甚至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到了唐宋时期,内史的职能逐渐专业化,主要负责文书和档案的管理。
内史在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他们的记录直接关系到历史的传承和官方记忆的构建。内史的工作也体现了古代对历史真实性和连续性的重视。
内史一词给人以庄重、权威和历史深度的感觉。联想古代宫廷的严谨和历史的厚重,内史的工作似乎充满了责任和使命感。
在现代生活中,内史的概念可以启发我们在个人或组织层面建立良好的记录和档案管理*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内史比喻为历史的守护者,如:
内史笔下,岁月如梭,
宫廷深处,秘密藏多。
一字一句,皆为历史,
时光流转,记忆不磨。
内史的形象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文书室,满是卷轴和笔墨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古代宫廷的钟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职如罗马的“scriba”或中世纪欧洲的“notary”,虽然职能有所不同,但都涉及文书和记录的管理。
内史一词不仅代表了古代*的一种官职,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历史记录的重视。在现代,内史的概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信息时代保持对记录和档案管理的重视。通过对内史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并在现代生活中应用这些原则。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