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0:33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一种经济系统模型,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输入和废弃物、污染物排放,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产品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经济学和工程学中,“循环经济”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指导政策制定、企业运营和产品设计。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或对传统线性经济模式的批判。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全球各地。
在现代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循环经济被视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循环经济纳入其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通常与积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联想在一起,给人以希望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思考如何在不损害地球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循环经济的理念可以体现在垃圾分类、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支持环保产品等方面。
在诗歌中,可以将循环经济比喻为自然界的循环,如“如同四季更迭,经济也在循环中重生”。
循环经济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回收标志、绿色植物、循环箭头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流水声、鸟鸣等,象征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循环经济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是普遍认同的。
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影响着政策制定和企业运营,也鼓励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理解和应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循】
(形声。从彳,盾声。彳(chì),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顺着,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循,行顺也。 、 《庄子·天道》-循道而趋。 、 《庄子·列御寇》-循墙而走。 、 《书·顾命》-率循大下。 、 《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 、 《淮南子·原道》-循天者,与道游者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 、 《吕氏春秋·察今》-循表而夜涉。 、 《聊斋志异·促织》-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 、 清·姚鼐《登泰山记》-循以入。
【组词】
循轨、 循箫
2.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3.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4.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