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09
戚施(qī sh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因忧愁、悲伤而面容憔悴、身体衰弱。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长期的忧虑或悲伤而导致身心俱疲的状态。
戚施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尤其是在描述悲剧性或忧郁的情节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评论中,它可能会被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
同义词:憔悴、衰弱、疲惫、消瘦 反义词:健壮、活力、精神焕发、容光焕发
戚施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组合“戚”(忧愁)和“施”(施加、影响)共同构成了这个词汇的含义。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汇保持了其基本的情感描述功能,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戚施**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孝”联系在一起,强调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因承担过多社会责任而身心俱疲的人。
戚施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承受巨大压力和痛苦的人,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因长期照顾患病家人而变得戚施的朋友。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同情她的处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戚施:
月光下,她的面容戚施,
如同枯萎的花朵,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心中的忧愁,如影随形,
在夜的寂静中,更显深沉。
戚施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缓缓行走,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愁。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悲伤的旋律,如低沉的大提琴声。
在英语中,戚施可以对应为“haggard”或“weary”,这些词汇同样用来描述因忧愁或疲劳而显得憔悴的状态。
戚施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描述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