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7:48
才貌双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才华和美貌两者兼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外貌也非常吸引人。
在文学作品中,才貌双全 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重要人物,强调其全面的优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赞美某人,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或对年轻人的评价中。在专业领域,如艺术、演艺界,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描述那些既有才华又有外在吸引力的从业者。
同义词中,“文武双全”强调文才和武艺兼备,“才子佳人”则特指有才华的男子和美丽的女子,“才艺双绝”强调才华和技艺都非常出色。反义词则分别指才华不足或外貌普通。
才貌双全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人才和外貌的双重评价。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才貌双全被视为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尤其是在婚姻和社交场合中,这种特质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在现代社会,虽然外貌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才貌双全仍然是一个积极的评价。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完美、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气的赞美和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词汇来形容一位既有才华又长相出众的朋友,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如春日花朵,才貌双全,诗篇中绽放,光彩夺目。”
想象一位才貌双全的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魅力,观众为之倾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uty and brains”,强调外貌和智力的结合。
才貌双全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完美人格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交流的效果和深度。
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少俊。
刚配和一个~的女婿,情性又好,偏偏的得了冤孽症候,不过捱日子罢了。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貌】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引证】
《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皃,颂仪也。 、 《国语·晋语》-夫皃情之华也。 、 《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思恭。 、 唐·李朝威《柳毅传》-貌耸神溢。 、 《庄子·养生主》-人之貌有与也。 、 《庄子·德充符》-子产蹴然改容更貌。 、 明·魏禧《大铁椎传》-貌甚寝。
【组词】
貌团团、 貌侵、 貌妍、 貌寝、 貌状、 貌容、 貌色、 貌肖
3.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4.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