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6:33
引弓:字面意思是指拉开弓弦,准备射箭的动作。基本含义是指准备发射或攻击的状态,也可以比喻为准备行动或蓄势待发的状态。
“引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射箭是一项重要的礼仪和军事技能。因此,“引弓”不仅是一个动作,也象征着勇气、技巧和准备。
“引弓”给人以紧张、期待和力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勇士,或是森林中的猎人,充满了动感和张力。
在观看射箭比赛时,我曾亲眼见到选手们引弓的瞬间,那种专注和力量感令人印象深刻。
诗歌: 引弓待发,箭在弦上, 风起云涌,战鼓擂响。 勇士心中,烈火燃烧, 一箭穿云,破晓天光。
在英语中,“引弓”可以对应为“draw the bow”,但其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引弓”不仅是一个动作描述,更是一种象征和比喻。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一种形象和有力的表达方式,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准备和行动的状态。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弓】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弓,兵也,所以发矢。 、 《正字通》-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 、 《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 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组词】
弓手、 弓壶、 弓号、 弓剑、 弓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