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8:03
搜神记:字面意思是指搜寻、记录神灵或超自然现象的书籍。在**文化中,它特指东晋时期干宝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收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鬼怪故事和奇闻异事。
“搜神记”一词源于东晋时期,由干宝所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古代志怪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民间传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因此“搜神记”这样的书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和民间文化。它不仅记录了各种神话传说,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理解。
“搜神记”带给人们一种神秘、奇幻的感觉,它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人们可能会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愉悦和惊奇。
在我的童年时期,我曾读过《搜神记》的一些故事,它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的想象力,还让我对**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搜神记”:
在古老的卷轴中,搜神记的篇章,
诉说着千年前的奇幻与梦想。
鬼怪与仙灵,在字里行间游荡,
引领我穿越时空,探寻未知的宝藏。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着《搜神记》的古籍,周围弥漫着神秘的氛围。背景音乐可以是一段古筝或笛子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书籍可能是《格林童话》或《一千零一夜》,它们同样收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奇幻故事。这些书籍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承了民族的智慧和想象力。
通过对“搜神记”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的脉络,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1.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3.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