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0:36
文献通考: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它通常用于学术领域,特别是在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等学科中,指的是对某一时期、某一主题或某一作者的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以揭示其内容、价值和影响。
在文学领域,文献通考可能指的是对某一文学作品的原始手稿、版本历史、评论和影响的研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学术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献学,文献通考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
同义词:文献研究、文献分析、文献调查 反义词:主观臆断、随意猜测(这些词汇表示缺乏系统的文献研究)
文献通考这个词汇源自中文,其中“文献”指的是书面记录或资料,“通考”意味着全面的考察。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官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而在现代学术中,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文献通考**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历史学和文献学领域。它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文献通考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谨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学者们在图书馆和档案馆中辛勤工作的场景,以及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关于古代文献的文献通考项目,那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文献通考:
在古籍的海洋中,我进行着文献通考,
每一页,每一行,都是时间的见证。
文献通考让我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书架上排列着古老的书籍,以及翻阅纸张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ocumentary research”或“bibliographical study”,它们都强调了对文献资料的系统研究。
文献通考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研究者具备严谨的态度和深入的分析能力。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升我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3. 【通】
4.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