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2:18
剪须和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修剪胡须并使用药物。在古代,这可能是指对胡须进行修剪和护理,同时使用药物来保持胡须的健康或治疗相关的问题。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人物的日常生活细节,强调其精致的生活方式或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话题或古代生活*俗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医学史,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古代的胡须护理和药物使用。
同义词:修面、护理胡须 反义词:忽视、不修边幅
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体的历史演变不太清楚,但它反映了古代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和对胡须护理的传统。
在**古代文化中,胡须被视为男性的象征,因此剪须和药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体现。在某些时期,胡须的护理甚至可能与个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精致,也可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传统的延续。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话题或古代文化时。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与历史爱好者或学者交流时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将“剪须和药”融入描述古代生活的场景,如:
晨曦微露,宫廷深处,
剪须和药,士大夫的日常。
铜镜前,刀锋轻舞,
药物香,历史的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士大夫在铜镜前修剪胡须的场景,药物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剪刀的声音和药物混合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埃及或古罗马,也有类似的胡须护理传统,但使用的工具和药物可能有所不同。
“剪须和药”这个词汇虽然不太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和对传统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勣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尝暴疾,毉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帝曰:‘吾为社稷计,何谢之。’
唐朝初年,李勣忠心效力朝廷,皇帝认为他是一个可托付大事的人。一次李勣生了重病,医生说要用胡须作药引。皇帝立即自剪胡须给他当药引和药,不久李勣病愈入朝拜谢,磕头磕到流血。皇帝说:“这没什么,我是在为江山社稷考虑。”
1.
【剪】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引证】
《说文》-剪,齐断也。 、 《诗·召南·甘棠》-勿剪勿伐。
【组词】
剪截铺、 剪筒、 剪直、 剪断、 剪鬃
2.
【须】
(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xié),头,彡(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须,面毛也。 、 《礼记·礼运》引《说文》-须,谓颐下之毛。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皙鬒须眉。 、 《礼记·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 、 《汉书·高帝纪》-美须髯。 、 《乐府诗集·木兰诗》-下担捋髭须。 、 《汉书·李广苏建传》-须发尽白。
【组词】
须眉浊物、 虬须、 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
3.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4.
【药】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药,治病草也。 、 《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易·无妄》-勿药有喜。 、 《史记》-求仙人不死之药。
【组词】
药肆、 药贴、 药封、 药案、 药王、 药引、 药局、 药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