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45
古董: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器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通常是指那些年代久远、制作精良、保存完好的物品,如陶瓷、书画、家具、珠宝等。
古董一词源于古代的“古董董”,原指古代的铜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物品。
在**文化中,古董常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社会背景中,古董市场和收藏活动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情感反应:古董常带有一种怀旧和敬畏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 联想:古董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色古香的房间、精美的工艺品、历史的尘埃等。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被一件精美的古董瓷器深深吸引,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诗歌:
古董之光,穿越千年,
静默中诉说,往昔的辉煌。
每一道裂痕,都是时间的印记,
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闪耀。
视觉联想:古董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书籍、精致的瓷器、雕花的木制家具等。 听觉联想:古董可能让人联想到古琴的悠扬、老钟表的滴答声、古董店的门铃声等。
在英语中,古董对应的词汇是“antique”,其使用情况与中文中的“古董”相似,但在某些语境下,“antique”可能更多地指家具或装饰品。
总结:古董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指代具体的物品,也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文化的尊重。 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古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历史与文化的深层意义。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董】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监督;督察。
【引证】
《书·大禹谟》。传:“董,督也。”-董之用威。 、 《左传·文公六年》-董逋逃。 、 《左传·昭公十年》-董之以武师。 、 《后汉书·陈忠传》-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组词】
董正、 董统鹰扬、 董治、 董摄